您現在的位置:新聞首頁>產經新聞
講好黃河故事,弘揚黃河精神,原創清唱劇《黃河情愫》試演獲好評
講好黃河故事,傳承黃河文化,弘揚黃河精神,由著名音樂教育家李慶勛教授導演并參與編劇、作曲的國內首部以教育為題材的原創清唱劇《黃河情愫》于2020年12月18日,在河南鄭州黃河科技學院藝術中心音樂廳成功進行了試演。
這部清唱劇由焦宓教授擔任藝術顧問,郝世錄老師擔任指揮,張志剛老師擔任藝術指導,張向榮副教授、胥翠萍副教授、苗丁元老師擔任合唱指導,劉恒博副教授、李睢鵬老師、楊自樹老師擔任獨唱和領唱。清唱劇的創作團隊有資深的記者和編劇韓三為老師,著名的音樂人默辰老師,原二炮文工團的國家一級作曲潘耀老師,作曲新秀蘇虹云老師、張浩老師等。
黃河,被我們親切的稱為母親河。是因為它雖九曲十八彎,卻有著母親般堅韌頑強,拼搏進取,開拓向前的意志品格,并孕育了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在黃河兩岸繁衍生息,辛勤耕耘,讓中華文明得以傳承并源遠流長。
《黃河情愫》這部清唱劇講述的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期,黃河岸邊一批民辦教育的先行者,本著“為國分憂、為民解愁”的偉大抱負,創辦教育事業的感人事跡。全劇以艾青的詩《我愛這土地》為開篇,表現出黃河岸邊的黃河兒女對國家、對人民的深愛之情,也表達出了這些民辦教育先行者的偉大愛國主義情懷。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如火如荼的改革拉開大幕,由于歷史原因,高考中斷,太多的人得不到合適的教育,社會上的教育資源太匱乏,國家急需太多的教育資源,而人口眾多的黃河兩岸更是如此,以綠柳為代表的這批優秀黃河兒女以 “先天下之憂而憂”的偉大情懷,踏上了民辦教育事業的征途。
時間跨入了新紀元,黃河岸邊的民辦教育先行者們,詮釋著黃河兒女知難而進、銳意進取的黃河精神,克服了民辦教育道路上的種種艱難,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可喜的成就。幾十年來,他們從零開始,肩負起科教興國的歷史使命,為國家培養出了數以百萬計的人才……
《黃河情愫》整部作品氣勢宏大,情調深沉。通過混聲合唱、男聲合唱、女聲合唱、獨唱、重唱、領唱和混聲合唱等等多種藝術形式成功的演繹了豐滿的人物形象和時代的變遷。展現了中國民辦教育在改革開放大潮中,坎坷成長,發展振興的創業之路。全劇共有六個篇章,十三首作品,以敘事的形式展開,描繪了一幅波瀾壯闊、激蕩人心的中國民辦教育創業者畫卷。創作內容情感豐富,層次分明。細膩處扣人心弦,恢宏處撼人心魄。音樂融合了黃河流域地方戲種的曲調風格,朗朗上口,有濃郁的黃河流域文化色彩?!饵S河情愫》的試演獲得了觀看演出的省內外專家的一致好評。
一部清唱劇, 一群有夢想的黃河兒女 ,一批民辦教育的先行者,發揚著黃河兒女不屈不撓、勇敢奮斗的黃河精神, 弘揚和傳承著黃河文化……
同時,此劇還可對當代大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激勵他們去做一個對祖國有用的時代好青年。
我們期待這部原創清唱劇的正式演出!
-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能家居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智能家居網,轉載請必須注明智能家居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侵權、版權等問題,請自行聯系轉載來源媒體;如需撤稿,請將來源媒體的《撤稿函》掃描件發至本網。